書是知識的載體,不是神諭。
理論是人類歷史的經驗總承,不是聖經。
很多人都忘了不要反客為主,常常反過來用書本跟理論,作為一切生活事務的指導。
確實,在數學等領域上,你可以推出人類至今都無法觸摸的領域。但要將之用到社會實務上的運作,依靠的是過去經驗的累積,這才是所謂理論與實務的差距。
我大學時也認為,經驗只是一種壓迫,覺得這些老經驗的都是基於體制在壓榨年輕人。工作後逐漸發現,啊幹這就沒做過,完全不知道細節,也不懂實作的眉眉角角,不修正做不到啊。
理想不是不存在,只是這必須合於,在現狀的邏輯延伸線上。
用軍事戰略的角度來說就是,進攻總是得要符合自己後勤能力可以延伸的範圍,然後朝向我們理想中的目標前進,偶而的奇兵鬼謀,只能用那一次,而且為此打下的陣地,通常都是要放棄的,畢竟你的總資源無法支撐,用計謀是為了要擾亂對手,讓我方長期而言可以控制更大的區域。
你不能認為,出奇兵深入打下這座山頭,讓自己當了這座山頭的領主之後,全國全軍都必須為了你,不停地送入大量資源,損耗兵力戰死於此,只為了維持這個用奇兵攻下的高地,一切都是應該的。
那麼正常來說,要被割掉的是你。
#不過這年頭一票人都覺得全世界應該為了自己而死
#總覺得軍事應該列作中小學必修課程